Holiday
EDU教 116 T3T4Tn
本課程透過具體的實例,探討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過程,強調科技的發展(例如技術上的發明)並非外在於社會文化(例如政治、性別等等)而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形塑。因此,藉由瞭解科技與社會文化之間互動的複雜過程,我們希望超越「科學是純然客觀中立的」或「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科技對社會的衝擊」這類簡化的想法,積極地思考當前與未來的科技社會。本課程透過科技產物分析、科技研究實態、科學知識的建構與日常生活三個單元,拓展同學看待科學與技術的視野,提供概念工具來分析已和科學知識和科技產物密不可分的現代社會,建立以社會文化觀點來反思科學與技術的視野。
Course keywords: 科技,科學,社會,政治,文化 科號: 10810GEC 150201 科目中文名稱: 科技與社會 科目英文名稱: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學分: 3 上課時間: T34N 上課教室: 教育館116 任課教師: 林宗德 **本課程將要求同學每個人的課前閱讀和課堂參與,兩者共佔期末成績25%,若無意願在課前閱讀文章以及參與課堂討論者請勿選修** 本課程透過具體的實例,探討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過程,強調科技的發展(例如技術上的發明)並非外在於社會文化(例如政治、性別等等)而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形塑。因此,藉由瞭解科技與社會文化之間互動的複雜過程,我們希望超越「科學是純然客觀中立的」或「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科技對社會的衝擊」這類簡化的想法,積極地思考當前與未來的科技社會。本課程拓展同學看待科學與技術的視野,提供概念工具來分析已和科學知識和科技產物密不可分的現代社會,建立以社會文化觀點來反思科學與技術的視野。課程將區分為科技產物分析、科技研究實態、科學知識的建構與日常生活三個單元。 課程目標: 一、透過個案介紹,使同學能夠瞭解科技普及過程所涉及的各種因素。 二、使同學能對科技研究的實態,以及科學知識受社會文化影響的層面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三、能運用課堂上介紹的概念和案例,來思考科技活動及其影響。 課程進行方式: 本課程的進行包括教師講授、同學報告以及課堂討論。本課程要求同學閱讀每週指定書目,透過課前提問引發對閱讀內容的問題及討論。依照修課人數安排六到七次的小組課堂口頭報告,助教將會在當周上課前協助同學準備口頭報告。 有小組口頭報告的週次,課堂進行的方式與大致時間為: 1. 教師對當周主題作背景介紹,約30分鐘。2. 同學報告閱讀文章及延伸討論,25分鐘。3. 提問與討論,20分鐘。4. 下課休息20分鐘。5. 教師就同學報告內容補充及討論,約40分鐘。 6. 各組就教師準備的討論問題分組討論35分鐘,各組需記錄討論結果,並推派代表報告。 課程網址: http://moodle.nthu.edu.tw/ 成績考核: 課前閱讀提問15% 出席10% 課堂參與10% 個人作業(1500-2500字) 15% (**請注意: 抄襲者以零分計**) 課堂口頭報告 20% 小組互評 5% 助教評量 5% (以上為個人成績) 分組討論發言5% 期末報告20% (以上為小組成績,但會依照小組互評分數及助教評量加權計算個人分數) 上課規定: 請勿使用手機、平板或筆電 每週課程主題及指定閱讀書目(*號為進階參考閱讀,未打*者為必讀): Week 1 課程綜覽 【課程主題一: 科技產物分析】 Week 2 理解隨身聽 我們將以隨身聽的設計、生產,和消費開場,展示對於科技產物進行系統性地分析的方式。 閱讀書目: du Gay, Paul et al. 2003 《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頁7-40。北京:商務印刷館。 Johnson, Allan G. 2006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收錄於《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第二版,頁43-95。台北:群學。 *星野克美 1988 《符號社會的消費》,第一篇,頁16-57。台北:遠流。 Week 3 消費隨身聽 du Gay, Paul et al. 2003 《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頁83-118。北京:商務印刷館。 Levy, Steven 2007 〈沉浸在私密的泡泡圈裡〉,收錄於《為什麼是iPod?改變世界的超完美創意》,頁 125-154。蔣宜臻譯。台北:平安文化。 *Crawford, Matthew B. 2010 〈思考與實做的區分〉,《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頁49-68。台北:大塊文化。 Week 4 科技產物的政治性與價值 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有賴許多科技產物的成功運作。但科技產物本身是否就蘊涵著某種政治性格和價值,因而與某些社會組織的方式特別契合? Winner, Langdon 2004 〈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收錄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 頁123-150。台北:群學。 方俊育 2010 〈技術發展的必然邏輯?台灣鹽業的機械化過程〉,收錄於楊谷洋、陳永平、林文 源、方俊育編,《科技社會人-STS跨領域新視界》。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 陳信行 2012 〈適當科技〉,收於《意外多重奏》,王文基、王秀雲、郭文華編,頁214-219。台 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 Jacobs, Jane 2007(1961)〈需要小街廓〉、〈汽車侵蝕城市或是城市箝制汽車〉。吳鄭重譯,收錄於《偉大 城市的誕生與衰亡: 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頁200-209、369-403。台北: 聯經。 *Glaser, Edward 2012 〈城市為什麼不斷蔓延?〉。黃煜文譯,收錄於《城市的勝利》,頁251-296。台北 時報。 Week 5 “QWERTY” 為何電腦鍵盤的配置和打字機一樣?這種效率其實不高的配置為何能延續下來? Tenner, Edward 2004 〈完美書寫:文字鍵盤〉,收錄於《不只是發明 科技改變人性?》,頁246-276。 賴建誠 2010 〈為什麼電腦鍵盤不依ABCD排列?〉、〈為什麼國際標準軌寬是143.5公分?〉。《經 濟史的趣味》,頁24-39。台北:允晨文化。 Arthur, W. Brian 1999 Competing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Prediction. Pp. 106-112 in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edited by Donald MacKenzie and Judy Wajcman.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9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The Economic Journal 99: 116-131. *郭文華 2007 〈標準鍵盤:在科技與社會中擺盪的人間尺度〉。http://sf.nctu.edu.tw/award/past/seven/article/popsci1_content.php *David, Paul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332-337. *Rybczynski, Witod 2010(2000) 《一定用得上! 螺絲、起子演化史》,吳光亞譯。台北: 貓頭鷹。 【課程主題二: 科技研究實態】 Week 6 愛迪生的另一面 愛迪生除了是個坐擁無數專利的發明家外,更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尋找鎢絲的過程不是盲目測試,而是根據精密的成本計算-目的是為了取代媒氣燈照明。 Hughes, Thomas P. 2004 〈美國的電氣化過程:系統建構者〉,收錄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 渴望社會》,頁19-77。台北:群學。 林文源 2010 〈工程實驗室研中的工程社會學與其根源〉。《科技社會人》,頁52-62。新竹:交 大出版社。 Vanderbilt, Tom 2009 〈自私的通勤者: 為什麼路變多了以後車子也會變多〉。《馬路學》,頁193-222。 台北:大塊文化。 *Yergin, Daniel 2012 〈交流電〉。劉道捷譯,《能源大探索》,頁24-38。台北:時報。 *White, Michael 2003 〈電死方休:直流電與交流電的戰爭〉。《毒舌頭與夢想家》,頁167-222。台北: 遠流。 Week 7 科學典範的形成 科學史家孔恩曾經是個物理學家。在閱讀古代的物理學時,他無法理解為何當時的人會那樣思考。這個問題促使他提出典範這個概念:科學家共享一個典範,在典範的指引下從事研究工作。本週我們將討論科學典範的形成,以及它如何發生變化。 Kuhn, Thomas S. 1994(1970) 《科學革命的結構》。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台北:遠流。第二、三、六、十章。 *Boyle, Alan 2010 The Case for Pluto: How a Little Planet Made a Big Difference.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圖書館物理分館) *Brown, Mike 2012 How I Killed Pluto and Why It Had It Coming. Spiegel & Grau. Week 8 期末報告主題討論 Week 9 紀錄片賞析暨期末報告主題討論 *楊雅惠 2010 〈人與環境關係的重新爬梳〉,收於面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面對真相、即刻行動: 台灣減碳紀事》,頁175-200(讀175-197)。台北:巨流。 【課程主題三: 科學知識的建構、科技與日常生活】 Week 10 醫療化 懷孕生產並不是病,但孕婦卻常被當成病人看待。有許多不是病的病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王秀雲 2012 〈醫療化及生物醫療化〉,收於《意外多重奏》,王文基、王秀雲、郭文華編,頁242-245。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Blech, Jorg 2004 《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張志成譯。台北:左岸文化。第一、二、六、十一章。 Bakan, Joel 2013 〈萬能的小藥丸〉、〈高利潤的非法處方箋〉,《被出賣的童年》,頁95-135。台北:天下。 許甘霖等 2006 〈肥胖與減重問題: 醫療化及商品化交織發展的過程〉、〈性別與身體的醫療化: 以女性的生產和男性的性無能為例〉、〈生活形態醫療化: 以抹片篩檢與健康檢查為例〉,收於《臺灣醫療四百年》,頁222-239。台北:綠色陣線協會。 *陳曉齡 2012 〈沒有打HPV疫苗,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嗎?〉。收於《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頁164-189。台北:行人。 *王秀雲 2012 〈醫療化及生物醫療化〉,收於《意外多重奏》,王文基、王秀雲、郭文華編,頁242-245。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Frances, Allen 2015 《救救正常人》,黃思瑜譯。台北:左岸文化。 *Blech, Jorg 2006 《無效的醫療-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李中文譯。台北:左岸文化。 *Apple, Rima D. 2002 《健康的騙局:一部以健康、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第一章。台北:時報 Week 11 通識座談會「知識普及與思想的力量」與談人: 沈清楷(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吳豐維(文化哲學系副教授)、宋世祥(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教授) 請注意:11/23晚上7-9時於旺宏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視為當週上課,需出席簽到。11/22星期二下午不上課。 Week 12 紀錄片賞析 Klein, Naomi 2015 〈右派的正確之處: 氣候變遷的翻轉力量〉,《天翻地覆: 資本主義vs. 氣候危機》,頁75-111。台北:時報。 Oreskes, Naomi, and Erik M. Conway 2016 〈否認全球暖化〉,《販賣懷疑的人: 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頁263-328。台北:左岸文化。 Week 13 到底該聽誰的? 我們有些決定需要科學證據的支持,而當證據似乎不太充足,或者有異議存在時,我們該怎麼辦? 〈應該提倡乳癌篩檢嗎?〉、〈腦神經科學的實用化〉、〈全球暖化的對策〉。 平川秀幸 [2015] 〈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治理〉,《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藤垣裕子編,頁181-213。台北: 群學。 Week 14 科學證據與法律判決 在職業病和公害訴訟中,流行病學的證據與法律正義之間是否有落差? 陳政亮 2011 〈流行病學的政治:RCA流行病學研究的後設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 12: 113-157。 王榮麟 2011 〈因果關係的推論需要多少證據的支持?〉,《科技、醫療與社會》12:243-249。 Bakan, Joel 2013 〈看不見的毒物〉、〈不確定的事實〉,《被出賣的童年》,頁137-174。台北:天下。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原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員工關懷協會 2013 〈永不言敗-RCA工殤事件答客問〉,《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頁298-313。台北:行人。 *陳瑞麟 2013 〈建構RCA事件調查的因果推理-結構因果與模型逆推法的取向〉,《政治與社會學評 論》46:81-130。 *林宜平 2006 〈女人與水:由性別觀點分析RCA健康研究〉,《女學學誌》21:185-211。 *鄭雅文、鄭峰齊編 2013 《職業,病了嗎? 待修補的職業健康保護機制》。台北:群學。 Week 15 高科技農業 農業的科學化,造就了1960年代糧食的「綠色革命」。它可說是當前基因改造食品的先聲。本週我們將視野放大到整個世界體系,探討農業的科技化和資本化有什麼樣的政治性? Vandermeer, John and Ivette Perfecto 2010 〈雨林地區農業的政治生態學〉、〈現代世界體系之農業面面觀〉,收於《生物多樣性的早餐:破壞雨林的政治生態學》,周沛郁、王安生譯,頁65-98。台北:綠色陣線協會。 李丁讚 2011 〈公民農業與社會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4: 431-464。 鍾永豐 n.d. 〈關於「我庒」專輯〉。 蔡佳珊 2013 〈不願面對的黃豆真相〉,《經典雜誌》175: 52-71。 *吳音寧 2007 《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頁96-124。台北:印刻。 *Vandana, Shiva 2009 《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陳思穎譯。台北:綠色陣線協會。 *Smith, Jeffrey M. 2012 《欺騙的種子》,張木屯譯。台北:臉譜。 *Pollan, Michael 2008 《到底要吃什麼?》,蕭秀姍、黎敏中譯。台北:久周。 *Foer, Jonathan Safran 2011 《吃動物》。台北: 臺灣商務。 *Duve, Karen 2013 《你應該吃我嗎?一場有機、素食及果食飲食的探索之旅》。台北: 遠足文化。 Week 16 期末報告準備 Week 17 期末報告發表 Week 18 期末報告發表
MON | TUE | WED | THU | FRI | |
08:00108:50 | |||||
09:00209:50 | |||||
10:10311:00 | |||||
11:10412:00 | |||||
12:10n13:00 | |||||
13:20514:10 | |||||
14:20615:10 | |||||
15:30716:20 | |||||
16:30817:20 | |||||
17:30918:20 | |||||
18:30a19:20 | |||||
19:30b20:20 | |||||
20:30c21:20 |
平均百分制 85.33
標準差 7.42
平均百分制 80.04
標準差 18.21
平均GPA 3.6
標準差 0.95
平均GPA 3.39
標準差 1.15
平均GPA 4.1
標準差 0.22
平均GPA 3.98
標準差 0.37
平均GPA 3.86
標準差 0.42
平均百分制 85.78
標準差 8.39
平均百分制 91.89
標準差 5
平均百分制 81
標準差 18.53
平均GPA 3.74
標準差 0.66
平均GPA 3.49
標準差 0.9
平均百分制 78.93
標準差 22.45
線上只能退選,無法加選
-
-
-
-